海綿城市措施在不同氣候模式下的性能差異
作為新一代城市雨水管理概念,海綿城市建設(shè)在控制城市降雨徑流和面源污染兩個方面被寄予厚望,。海綿城市措施通過削減降雨徑流,、截留污染物,,實現(xiàn)有效的雨水管理,,緩解城市內(nèi)澇并改善城市水環(huán)境,。以往的研究更多關(guān)注海綿城市措施在特定降雨事件中的雨水管理性能,,然而隨著氣候變化加劇,海綿城市措施在更多極端降水之下的有效性尚不明確,。此外,,城市面源污染物的累積主要發(fā)生在降水之前的干燥天氣之時,隨著干燥天氣時間的增加而增長,,這一過程對海綿城市措施的有效性有何影響還有待進(jìn)一步探討,。
氣候現(xiàn)狀下的海綿城市措施
在現(xiàn)有氣候狀況下,基于實測數(shù)據(jù),,Yang et al (2021) 對海綿城市措施在不同降雨強(qiáng)度,、降雨歷時以及降水事件之前干燥天氣時長之下的雨水管理性能進(jìn)行了分析,。結(jié)果表明,在研究城市區(qū)域范圍內(nèi),,海綿城市措施減輕了降雨后45-80%的徑流量,、39-60%的峰值流量和31-82%的面源污染負(fù)荷。隨著降水前干燥天氣時長的增長,,海綿城市措施的有效性增加了43.98%–77.25%;而隨著降雨量增加,,海綿城市措施的有效性下降了 29.55%–73.43%,。由于土地利用類型的差異,海綿城市措施的作用在空間上存在差異,,降雨前的干燥天氣越短,、降雨量越大,這種空間差異越明顯,。

氣候變化下的海綿城市措施
基于大氣環(huán)流模型(GCM)的降雨預(yù)測,,Yang et al (2022) 分析了海綿城市措施在未來不同碳排放情景之下的雨水管理性能,,并量化氣候變化對海綿城市措施有效性的影響。在未來氣候情景下,,隨著碳排放水平的提升(低排放RCP 2.6,、中排放RCP 4.5 、高排放RCP 8.5),,降雨規(guī)模整體呈現(xiàn)上升趨勢,。分析結(jié)果顯示,在未來氣候情景下,,海綿城市措施的雨水管理性能整體呈現(xiàn)下降趨勢,。在單場降雨中,海綿城市措施控制面源污染的作用更為明顯,;相比之下,,長期實施的海綿城市措施有更好的徑流控制效果,且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能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年徑流控制率和污染控制率,。海綿城市措施有效性的空間差異依然存在,,且受到碳排放水平和時間推移的影響。






*****
這些研究表明,,現(xiàn)狀氣候模式水文周期長度,、旱季雨季特性以及未來氣候變化均會對海綿城市措施的性能形成影響,使之在時間和空間上產(chǎn)生波動和差異,。因此,,在制定基于海綿城市措施的雨水管理策略時,必須考慮其在不同天氣以及氣候下的性能差異,,制定針對性的雨水管理策略,。
論文全文
- Yang, W., Zhang, J., Krebs, P., 2022. Low impact development practices mitigate urban flooding and non-point pollution under climate change.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347, 131320. 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22.131320
- Yang, W., Zhang, J., Mei, S., Krebs, P., 2021. Impact of antecedent dry-weather period and rainfall magnitude on the performance of low impact development practices in urban flooding and non-point pollution mitigation.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320, 128946. 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21.128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