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河長制”的名與實
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龍是負責管理所有水的一種神圣的動物,。而在現(xiàn)代,,中國的水管理常常被比喻為“九龍治水”,。九這個數字在中國文化中是一個極數,,表示很大的數量。這一比喻一方面說明了治水的復雜性,,另一方面說明其廣泛涉及各個行業(yè)部門,。針對這種錯綜復雜的關系,2016年,,“河長制”在中國應運而生,。
河(湖)長通常是河流所在行政區(qū)域的地方政府首腦。省,、市,、鄉(xiāng)、鎮(zhèn)四級的政府’一把手‘分別擔任他們對應管轄區(qū)域內河流的河長,。到2018年中,,全國大約有河長30萬名。這一全新的水管理體系非常寶貴,,因為它明確了治水的責任主體——也就是各位河長們,,他們需要通過綜合全局的方式,保證自己轄區(qū)的河流得到的有效的管理,。然而這一全新的體系也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河長也是地方政府的首腦,,河流管理因此過度依賴其個人的權威,。另外,由于是全新的體系,,許多考核的機制尚不完善,,特別是一些需要靈活考量的方面。此外,,這一體系也容易出現(xiàn)過重過急的一些激進做法,。
為了改進效率,,我們還需要促進河長制從“有名”向“有實”的方向進行完善。這首先包括要改進政策的協(xié)同性和延續(xù)性,,統(tǒng)籌協(xié)調不同的地方優(yōu)先事項,,并從長計議,保證長遠的效益,。第二是需要改進河長制的考核體系,,因為河長們同時也還承擔其他諸多職能,需要與其他考核體系進行精簡整合,。第三是要健全法律體系,,明確各級河長的責任和權力。最后,,保障充分的數據公開和廣泛的公眾參與,,才能理順河流治理的千頭萬緒,齊頭并進,。
論文全文
- 景曉棟,田貴良.河長制助推流域生態(tài)治理的實踐與路徑探索[J].中國水利,2021(08):8-10+17.